科研人员招聘
科研人员招聘
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杭州高新区(滨江)共同举办的事业单位,是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信息和生命健康领域,研究院下设五大研究中心,开展信息技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双创”企业孵化培育、顶尖人才引育等工作,旨在建设成为国产信创技术研发新高地、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科创新高地、信息和生命学科融合创新高地,助力滨江创新技术研发、科技产业孵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已于2021年经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站,现启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工作,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研究方向及专业要求
(一)国产信创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
具体方向 |
专业要求 |
基础软件与系统软件 |
中台软件、内存数据库、基于FPGA的系统架构、分布式计算、操作系统等。 |
计算机、软件、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数学、控制等相关专业 |
服务计算与现代服务业 |
微服务、服务推荐、服务计算、云服务、边缘服务、IoT服务、服务网络、服务优化、健康服务、制造服务、遥感大数据等。 |
|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
数据分析、数据定价、数据治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 |
|
网络空间安全 |
网络安全、内容与多媒体安全、软件安全、系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驱动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 |
|
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
智能物联网(AIoT)、端-边-云协同计算与优化、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嵌入式系统等。 |
(二)生命与大健康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
具体方向 |
专业要求 |
新型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系统研发 |
1、研发最新型的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系统; |
心脏内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
无创心功能评估 |
1、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对CTA影像中的左心室进行分割,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来指导心功能疾病的治疗; |
心脏内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信息等相关专业 |
神经疾病诊治与康复的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转化 |
1、面向轻中度运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研发相应的无创脑机接口主动康复系统; |
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神经生物学与医工信等相关的专业 |
AI+肿瘤精准免疫医疗 |
1、建立抗原递呈+免疫原性数据库,用于实现肿瘤免疫治疗2.0--AI+精准免疫治疗; 2、建立适用于精准免疫医疗药物开发的人工智能、临床前评价、免疫疗效监测、新型制剂开发、药物质量研究等五大技术平台。 |
肿瘤学、免疫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科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
CAR-T细胞的研究与转化 |
1、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研发新型PD1/CD28 swich结构的四代CAR-T; |
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三)智能医疗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实验室 |
研究方向 |
专业要求 |
智能分子影像与分析实验室 |
实验室主要通过高度前沿交叉研究,融合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开展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模块化集成合成及质控系统的研发。 |
微流控技术、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合成研究方向等相关方向 |
高性能医用生物材料实验室 |
实验室以产业转化为导向,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和技术;对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建立与完善相关技术,获得表面改性多功能植入体,如牙根、骨科植入体等。 |
高分子、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机械等方向 |
智能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 |
实验室致力于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医学图像分析方法的研发,主要包括弥散磁共振技术研发、快速高分辨率成像序列、胎儿与婴幼儿成像与脑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 |
具备磁共振成像与医学影像分析相关知识,有较强的工程与数理背景 |
智能医疗机器人实验室 |
1、实验室致力于医疗机器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主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机器人自主规划与导航控制、视觉识别与模式识别、SLAM技术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
控制、应用数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航空航天等(但不限于以上)等相关学科 |
2、实验室致力于医疗影像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CT、X射线影像的医学图像处理、基于医学影像的人体脏器、骨骼分割与配准、基于医学影像的人体组织三维重建与可视化。 |
医学影像处理相关学科 |
|
体外诊断技术研究实验室 |
实验室致力于前沿体外诊断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生化传感器设计、实验、工艺优化等 |
具备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及相关专业 |
智能成像技术研究实验室 |
实验室在超分辨光学成像、单细胞光学操控、显微图像分析处理等方面有良好的工作积累。本次招聘科研岗位将重点围绕智能光学成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针对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诊断的重大需求,开发新型智能成像系统、疾病分子诊断分析新技术以及医工交叉新技术的研发。 |
1) 定量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算法开发等方向; 2) 光学系统开发设计:光学工程、电子、机械等专业方向; 3) 微流控相关技术研发:熟悉微流控芯片设计加工,有细胞或蛋白分子检测分析经验者优先。 |
生物智能材料实验室 |
实验室主要从事新型核酸分析系统平台研发,重点关注数字PCR与荧光POCT仪器相关技术研发;微流控芯片相关技术研发;分子诊断试剂原料关键技术开发等领域。 |
生物医学工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方向,有以下研究领域者优先:微流控技术、微加工技术、分子诊断试剂等相关专业 |
(四)儿童健康创新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 |
具体方向 |
专业要求 |
生命支持系统研发与转化 |
1.新型生命支持系统(VAD、ECMO)关键部件的设计与优化; 2.系统性能测试方法、试验方案与评价分析; 3.生命支持系统与人体交互作用研究。 |
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流体力学,血流动力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
神经发育疾病的机制研究 |
1.出生缺陷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机制。 2.表观遗传学修饰神经发育和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和机制。 3.以类器官为模型研究重大出生缺陷的机制。 |
基础医学、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
二、应聘条件
1、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含应届生或博士毕业未满三年),35周岁以下,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博士期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浓厚的研究兴趣,符合拟开展研究方向的基础和背景;
4、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责任心和沟通能力,能够在研究院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薪酬待遇
1、参照国内外一流研究院所,实行协议年薪制,为百里挑一的入选者提供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使其安心技术创新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基础年薪30-50万元人民币;
2、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再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生活补贴(补贴两年),国(境)外博士后再增加5万元生活补贴;
3、新进站应届博士毕业生,符合条件者给予杭州市一次性生活补贴5万元,第二年和第三年享受滨江区每个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
4、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再提供每人15万元科研经费。
5、在站期间,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院协助申请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认定通过享受相应待遇,与薪酬待遇累加;
6、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相关待遇可叠加;
7、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8、期满出站后留(来)研究院工作,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杭州市发放的每人40万元的博士后出站安家一次性补助。
9、期满考核优秀者可视情况作为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聘用。
四、应聘者需提供材料
1、个人简历;
2、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3、导师推荐信。
五、联系方式
1、国产信创技术研究中心联系人:
邹老师,邮箱:zouzf@zju-bj.com,联系电话:0571-87380967;
2、生命与大健康研究中心联系人:
李老师,邮箱:liyj@zju-bj.com,联系电话:15306572433;
3、智能医疗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联系人:
王老师,邮箱:wanzghe@zju-bj.com,联系电话:18366116607;
4、儿童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联系人:
陈老师,邮箱:chenjj@zju-bj.com,联系电话:13777805301。